近些年,不少財經頻道都會播出股票投資節目,邀請證券相關分析專家和觀眾交流股票投資技巧和經驗,來提醒投資者規避防范市場風險。股票投資節目原本應該是投資者教育的學堂,而證券咨詢行業的某些不法分子,卻利用投資者對他們的信任,炒作、推薦自己預先持有的股票,待不明真相的投資者買進后,自己在高位套現離場,從而使盲目跟風投資者在高位套牢。
案例回顧
朱某,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間,擔任某證券公司營業部經紀人,持有證券經紀人證書,從事股票經紀業務,具有一定的證券投資知識。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,朱某在某財經頻道股票投資欄目擔任股票分析嘉賓,面對電視前的眾多投資者,朱某不進行正面的投資者教育,反而干起黑嘴的勾當。
朱某直接操控其父親、母親、祖母的股票賬戶,先當天提前買入A股票。當晚,在股票投資欄目中,朱某直接點名A股票名稱,詳細描述股票特征,對股票進行正面評價,鼓動、暗示投資者買進。一些中小投資者對電視節目專家的分析深信不疑,第二個交易日上午一開盤,便聽從朱某建議跟風進場。朱某則在電視欄目公開薦股后的幾個交易日內,將股票全部賣出為自己牟利。
朱某以此手段操縱A股多只股票,嚴重侵害了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,擾亂了證券市場的正常秩序。上述行為違反了《證券法》第五十五條操縱證券市場的規定,同時朱某也違反了《證券法》從業人員禁止買賣股票的規定。
案件警示
獨立思考決策才是投資者立足證券市場的投資策略。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,要保持平常心,多思考、多學習、多觀察,專家的意見可以借鑒參考,但切忌盲目聽從,不做分析而跟風投資。特別是對那些通過電視或者網絡平臺等渠道推薦個股、預測點位、預估漲停板等情況,一定要擦亮慧眼保持警惕,客觀分析專家的投資建議,保有自己的主觀判斷,避免落入不法者的圈套。
學習“六要六不要”
要學習證券期貨投資知識;
要熟悉法律法規政策;
要保持理性投資心態;
要抵制高額回報誘惑;
要核實機構資質;
要遠離非法證券期貨活動。
不要抱有一夜暴富幻想;
不要輕信保本保底承諾;
不要迷信內幕小道消息;
不要相信電話短信蠱惑;
不要偏信軟件“專家”薦股;
不要轉賬匯款個人賬戶。
|